|
|
马上注册领取绝版勋章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总结教程:
AI有上下文长度,因此目前很难进行直接的长线扮演,但是我们可以用类似存档的办法进行较为连续的扮演。
当你发现AI开始遗忘设定或者消耗过高的时候,可以尝试获取当前的人物关系和发生过的事件,场景之类你希望在扮演中出现的内容,这里我给出一个简单的示例:
[示例]:
—————————————————————————————————————
<停止当前剧情>
<进入总结阶段>
#按照以下顺序依次总结前文内容
[当前场景]:
[重要事件]:
[人物关系]:
[后续发展]:
—————————————————————————————————————
当对话进行一定轮数后,将这个发送给ai(建议先切换到Max会更为详实)
发送后,复制AI的回复和存档的最后一条扮演内容,开启新对话,切换至max(第一条即可,后面再切换回自己想玩的模型就行),然后整理内容如下发送:
[示例]:
—————————————————————————————————————
<总结部分>
复制AI回复进来
</总结部分>
[停止总结]
[重新进入角色扮演]
新的对话开头如下:
<完全重复下文问候语内容>
<禁止进行更改>
<问候语>
复制上个存档的最后一条回复进来
</问候语>
—————————————————————————————————————
控文教程
1,ai是可以控制的,巧妙运用{},(),以及“”可以提高游玩体验;
2,{}可以控制ai的输出视角,比如在玩一张第一人称的角色时,可使用{用第三人称叙述}或{用xx角色视角叙述}来调整内容输出;
3,{}同样可以控制ai的基本设定,比如在玩一张女性时,可以通过{}内容强行将其设定为男性。(为保证每张卡不同的游玩体验,不建议新手尝试);
4,()可以操控自己的行为,或者在保证ai底层逻辑的前提下描述事件走向,比如在ai进行到做饭时,可直接通过(我们吃完了饭,准备上床睡觉)来推动剧情;
5,“”内容为角色语言,在没有{}及()时可省略。
https://www.xn--i8s951di30azba.com?rf=7917cb35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