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5-15 1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招城关”不是说举国门,是指举起国门的门栓,就是古代关门后的封门的木条,以当时的城门门栓来说也不沉,就四五百斤吧,当时的青铜鼎差不多也就这个重量,换个说法就是“力能扛鼎”
另外当时的人普遍身高也就1米6,孔子1米9的身高说是异人也没啥毛病,而且君子六艺里射御都是同样重要的,御是指驾驶战车,而不是骑马,相当于战场上的重型坦克,可见其武德昌盛。子路当初是个地痞流氓还想欺负孔子,你跟我说孔子随便说两句就能让子路听话我是不信的,我更倾向于子路听孔子讲道理的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不服不行。
而且说句实话,当时的孔子手下三千弟子,各个都精通六艺,就是三千个能射箭能驾车的猛男,古代有个说法叫千乘之国来形容国家军力强盛,孔子带着三千精兵周游列国说实话哪个国家能不慌啊,小国甚至没孔子带领的儒家能打,就这样孔子能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八成有很多意外是没有记录下来的,说是各国礼遇我估计是当时各国排的人没拦住
现代有很多对孔子的误解,比如说什么以德报怨,纯属断章取义,孔子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按孔子那暴脾气你对我搞事我肯定弄死你,左脸挨了一巴掌把右脸伸出去那种犯贱的操作是《圣经》,不是《论语》。孔子的主张是“对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睡在草席之上,头枕着盾牌,没有任何职务,当以时刻想着报仇,绝不和仇人共处一世。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门相遇,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公羊春秋的大复仇理论多少是从孔子这继承的暴脾气。毕竟“十世之仇尤可报也”也是孔子的主张,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都是因为打不过还不敢拼命的怂炮。(这是私货,我小时候在学校被校园霸凌最烦的就是老师没事就哔哔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我当年脑子好点,肯定一个巴掌抡圆了就呼上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