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2-16 15: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go 于 2024-2-16 15:50 编辑
这是一个很好的哲学问题:你看似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结果,也就是唯我论的结论中。
人生活在不同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事物对象、事物属性,不同的存在、特性、规律。经济系统存在着经济对象(货币、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经济关系属性:价格、基尼系数,经济活动规律:需求定律;政治系统存在政治对象(公民、总统、政府、政党),政治关系属性(权利、公平、公正)与政治活动规律:帕金森定律等。
同样,象棋系统存在老将、车马炮等系统主体,存在卧槽将军、别马腿等相互关系属性(规则属性),存在吃将死棋等规律。西游记故事系统,存在孙悟空、白骨精、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存在念紧箍咒、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等人物功能属性,存在玉皇大帝怕老孙,孙悟空怕唐僧的规律。
这些人物对象、规则属性、活动规律的存在及其特定表现,就其所属的系统而言,都是真实的、客观的、可以证实的。当然,人们除了生活在上述不同的系统之中,还生活与隶属于三大系统,这就是:认识系统、实践系统与自然系统。认识系统,是由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方式构成的探究发现知识的人类生活系统;实践系统,是由实践对象、实践主体、实践方式、实践目的手段等构成的,发掘创造生产物质精神产品的人类生活系统。自然系统,就是包含认识系统,实践系统,由自然对象、自然活动方式构成的生产创造呈现现实世界的系统。实际上,现象的世界与本体的世界,上帝眼中的世界与人眼中的世界,物自体的特性本质,与作为人的观察对象的事物的特性本质,都是客观的不容置疑的真实存在的。所不同的只是: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事物作用于被观察对象,被观察事物与对象将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特性及本质表现。
尽管如此,事物的固有特性和规律依旧一如既往。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是人眼中的老虎,还是山羊眼中的老虎,都同样是真实存在的、凶猛的和吃肉的,这是老虎的特性本质乃至存在不依赖于人的典型表现。唯心论与怀疑论者经常说: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一个假设,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假设外部世界不存在。真是这样吗?人们为什么假设1+1=2,而不是假设1+1=3?人们为什么总是假设事物具有确定性,而不是假设事物没有确定性。为什么山羊是山羊,柳树是柳树,山羊不是柳树,柳树也不是山羊?处在原始森林中的猎人和山羊,为什么总是假设老虎的存在和老虎的凶猛呢?现实世界的人们假设世界真实存在,而不是假设世界是人的感觉的复合。人们做出并公认这样的假设,总有他不得不如此如此的原因吧。爱因斯坦说得好:“相信有一个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然而黑格尔说: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打个比方:我很爱国爱党,所以不是很理解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憎恶的声音。我信佛,所以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信基督。连一草一木、小猫小狗都有那么多不同品种,啤酒可乐都有那么多口味,为什么你会在乎一个游戏变成什么样子呢?这个世界是多样的,如果全世界所有事物都一致,你想过吗?
黑格尔认为:精神抵达到理性阶段时,会意识到客体的根据及其相关物都是主体性的,即属于主体的范畴的,而且还会意识到,客体的根据及其相关物不仅被主体性所规定,而且必然是主体理性反思运动的结果(这里的“反思”,某种意义上就是否定性,即“矛盾”);但同时也要知道,客体的根据及其相关物并不是外在于这种运动反思,仿佛它真的单纯是一个结果而已。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统一于一体的。而理性的作用,就是反思运动的“裁判”(这也是理性主义的激进观点————只有理性才是至高无上的)。
在柏拉图看来,我们日常理解的现实世界中的存在,也就是那些有了规定的本质的存在,譬如房子、田野、大地、桌子、树木……等等无论是人为还是自为的东西,都是不“完美”、“真实”的。那么什么才是完美呢?那就是人抽象在思维里的概念、观念的东西才是完美、真实的。这就是柏拉图理念论的“殊相”和“共相”的定义,分别对应前者和后者,即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如此一来,便区分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后来的哲学家也大抵抬高超感性的理念世界,以及有意或无意的贬低感性的真实世界。用马克思的话说,这是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辨王国。黑格尔更关心的其实是感性的真实世界,但是他对这个世界的逻辑理解,是按照他的理念世界(当然,这个词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用“绝对精神”来代替更佳)的逻辑来理解的。这是他将实体进行主体化的结果。
综上所述,“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话,归根结底,都是陈述现实性的东西本身就是精神反思运动的结果,即辩证法所否定的结果;反思是现实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它是被概念、精神所赋予的。所以,现实本身就是理性的东西,而不合乎理性的现实,注定是必然灭亡的;但是,当理性错把事物的偶然性理解为现实性中的更高阶段时,即必然性时,理性就不再是理性,而现实性也不再是现实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